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为主题,于新学期精心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教学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别杨杨老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阅兵宣传片《钢铁洪流》导入课程,通过解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深刻内涵,系统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四大核心内涵,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她激励青年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勤学报国的实际行动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师远志老师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为题,通过回顾抗战艰苦历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抗战精神汲取成长力量等三个方面,讲述了抗战精神的形成、抗战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抗战精神等内容。授课中,师老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矛盾分析法,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抗战战略的科学性,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的史柳老师采用“沉浸式教学法”,通过大量图片、宣传视频和鲜活案例,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使命担当。沉浸式的课堂体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责任,史老师借此鼓励同学们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与实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的郑达理老师带领学生系统回顾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抵御外侮的英勇历程,阐释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郑老师号召青年学子要传承抗战精神,练就本领,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以史为鉴、笃行不怠,在刻苦钻研中增长才干,在实干担当中践行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动能。
(文:安依林 图:各教研室 审核:王晶 编辑:蒋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