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党的二十大——思政课上学生说(二)
2022-10-25 19:20  

 

 


功能材料2141班蔡亚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的集结号,发出了新的动员令,对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作出了科学回答。

   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强大的祖国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我们也已经立下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我们会认真学习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将国家的需要同我们的梦想紧密相连,不负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晓雅)

      行政管理2142王莲宏:年轻人头脑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财富。我想这也就是我们面对未来最为重要的准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中国的新青年,我们要当海阔天空的的追梦者,也要当脚踏实地的圆梦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针对青年提出一系列要求:我们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而作为青年,我们要追求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以梦为马,以心为剑,少年远行,不畏将来!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姜国峰)

55baa798dafed03b998076b8ee1b2b7

 

软件工程(智能物联)2241班卜子钦: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身为大一新生的我在这雄壮激动的旋律中不由得发出无数感想。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立迎来一百周年;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取得伟大胜利。十年来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成为了各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军队英姿飒爽,保家卫国是人民信任的子弟兵;中国力量震撼世界,在疫情中彰显了极大的团结力凝聚力。所有这一切标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也让我们满怀期待,中华民族是善于书写和改写自己历史的民族,只要我们朝着宏伟目标勇毅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我们青年人理想追求提供了方向,指点了迷津。青年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捍卫者、奋斗者,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焜豫)

数学与应用数学2142 霍静:通过观看、聆听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我深深感受到,作为站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这个坐标点上的大学生,我们是幸运的、幸福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应深刻认识自身所面临的时代际遇和历史责任,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定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自觉肩负起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和民族的重托。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践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理念,要有“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像习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得那样: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申逸群)


 

英语2141 朱金可:党的二十大报告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回望新时代这十年,从脱贫攻坚主战场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社会服务各领域,处处都有青年的身影,处处都有青春的担当。这次报告让广大中国青年看到,伟大的新征程已经开始,奋进正当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谆谆话语、殷殷嘱托,激发了广大青年为梦想不懈奋斗的澎湃力量。所以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心怀信念、积极拼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一代必将收获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必能让青春绽放更为绚丽的光芒。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姜国峰)


           (文:师远志  图:指导教师提供  审核:王晶  编辑:弓丽娜)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0 豫ICP备 14017577号-2 版权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