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了“如何用科学实践观解释日常观念”的集体备课会,教研室专兼职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备课会由田畅老师主讲。
首先,田畅以“如何用科学实践观解释日常观念”为主题,聚焦学生关切点、社会热点与理论困惑点的10个问题,针对 “‘感性认识’是不是‘感觉’”这一知识目标层面的学生关切问题,明确了“感性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感觉心理活动有差别;围绕能力目标“‘刷经验’还是‘真学习’”等困惑,强调学习是一个经过两次飞跃的完整的实践过程;面对“如何用科学实践观理解‘躺平’现象”等社会热点问题,指明了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劳动(即实践)和作为异化劳动之当代体现的“躺平”之间的界限,提出只有通过主动改造实践的条件才能实现人类解放。刘昊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补充了学生对“‘游戏攻略’算不算真理”等问题的看法,展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设计。王丽霞老师也分享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创作有没有‘认识’”这一问题的讨论,并通过对这类问题的探讨指出,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专业知识学习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随后,参会教师围绕分享内容深入研讨、交换见解。
此次备课会凝聚了教学共识,为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奠定基础,助力教研室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文:田畅 图:王辉 审核:王晶 编辑:蒋玉晨)